博洛尼亚
被誉为“红色之城”的博洛尼亚(Bologna)是意大利最秀美的城市之一,也是保存最完美的古城之一。博洛尼亚是艾米利亚-罗马涅大区的首府,市中心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风貌。红褐色陶瓦建成的房舍,带有拱形柱廊的沿街建筑,气势恢宏的宫殿和带有神秘色彩的教堂,铺着卵石的街......城市的大多数建筑都由红砖建造,放眼望去一片暖红。 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,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,博洛尼亚大学开创了世界大学教育的先河,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
在中世纪,欧洲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,学校由教会垄断,普通百姓都是文盲,政府公告都由拉丁文书写,而掌握拉丁语的只有少数人。 11世纪下半叶,博洛尼亚地区的一些学者和青年突破教会学校的垄断,掀起学习罗马法的热潮,后人称之为“博洛尼亚文化复兴”。学者们纷纷举办法学讲授所,学生和教师在此基础上自发组织,逐渐形成一个多种专业额协会式大学Lo Studio,这一名称直到18世纪末才改为“大学”。这所大学很快就壮大起来,于1200年建立了医学系和哲学系,1360年增设神学系,到14世纪末各系科已基本完备。各国学子负笈而来,到13世纪时学生已达一万多人。
大学之母的影响
博洛尼亚大学建成后,很多师生外迁,创办了新的大学。博洛尼亚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世界所有大学的“母校”。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大学举办校庆,会致函博洛尼亚大学,向“母校”表示敬意。然而,由于博大的建立是逐步形成的,并没有确定建校日期,于是有人根据资料大致推算出博洛尼亚大学初创年代,最后由市政当局和校方达成共识,选定1088年为博洛尼亚大学诞生年代。
博洛尼亚大学 人才辈出
博洛尼亚大学在创办后的几百年里培养了无数人才,诗人但丁、彼得拉克、天文学家哥白尼都曾在博洛尼亚大学就学或执教。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的马可尼,发明了无线电报通信技术,并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。